目录
前沿视界
本科课程课堂教学效果生成机制与综合评价研究熊志坚;董倩宇;1-7+12
地方院校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张瑜;史水娥;詹华伟;8-12
东北大学采矿学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实践顾晓薇;胥孝川;王青;邱景平;刘亚男;13-17+21
立足四个维度开展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爱国主义教育卢灿丽;18-21
研究生科研资源的价值意蕴及其实践路向郝明君;徐亮;22-25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机制构建杨启莲;郑艳;26-29
创新创业教育
浅谈科创协会在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张云志;刘军;黄斌;30-33
实施“教、学、研”三结合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陈飞;项林英;34-37
疫情背景下的金工网络教学模式探析与实践——以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创新实践中心为例林森;潘旭东;刘佳男;刘路;王滨生;38-41
双一流学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综合能力培养与实践研究——以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为例朱传杰;林柏泉;王亮;42-45
学历层次对园林专业学生就业方向及创业实践的影响刘金平;郭碧花;严贤春;46-50
课题研究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工程实训拓展训练课程体系建设文利;郭静兰;吴艳臣;宋双柱;51-54
高校外语教师专业身份认同危机及应对策略研究许文静;王洪林;55-58+62
工程经济学课程在线学习与学习绩效相关性研究汪翼;59-62
基于积分博弈的过程性评价对学生学习力的影响研究胡迎春;林奔豪;何燕;63-66
面向研究生综合实践任务的学员敏捷组织与测度丁兆云;汪祥;黄松平;朱先强;周鋆;刘斌;67-70
“师者是谁”的思考及对教学的影响王晋;71-74
博士论坛
面向学科竞赛与课程学习有机融合的生物化学教学设计与实践舒广文;75-78
高校理科专业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舒守娟;79-82+87
论虚拟仿真实验在航空发动机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原理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为例俞凯凯;徐惊雷;葛建辉;83-87
基于“金课”视角的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研究殷颂葵;88-91
异步SPOC和雨课堂的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张烈平;梁勇;张声岚;吴东;92-95
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教育的意义及途径张晓红;李喜武;96-99
教海探新
医学院校Python程序设计课程混合教学模式实验研究苗玥;100-103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微观路径研究李景初;104-107
翻转课堂下援非医师外语教学的SWOT分析孙定宇;潘俊峰;108-111
“三位一体”混合式教学在高校教育学课程中的设计研究覃思婧;112-115+119
基于SPSS的雨课堂教学效果分析——以物联网组网技术与应用课程为例范小娇;邢卓;马亚红;师韵;尼涛;王薇;116-119
教师语言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于亚楠;120-123
教改新论
“五个认同”教育融入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常金玉;124-127
基于新农科建设的植物组织与细胞培养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研究李立群;冯永忠;李春莲;128-130+134
“新文科”背景下推动工业现代化的教学视域改革思考刘天森;朱越;邢新朋;131-134
高职课程思政教育新模式改革与探索——以园林生态课程为例雒新艳;孙曰波;张俊丽;于真真;135-138
新工科背景下电工电子学课程改革的思考与探索瞿晓;孙月兰;郑玉珍;孙丽慧;董桂丽;139-143
关于临床医学八年制肿瘤学教学改革的现状与思考周仲国;王炯亮;邹碧君;梁锦仪;张晓薇;144-147
师资·人才
新工科背景下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史广泰;148-151
西藏信息技术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与实践尼玛扎西;高定国;152-155
理工科本科生人才培养激励机制研究——基于某大学海洋专业学生学习动机的实证研究程斯宇;张传伦;周祐民;郭静;156-159
基于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的高校教师内涵发展路径唐成燕;160-163
新时代地方高校青年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路径肖红芳;164-167
专业认证视域下地方高校测绘工程专业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改革研究周国清;王浩宇;168-171+176
高校思政
运筹学课程思政的设计与探索王颖;邵桂芳;陶继平;孙怀清;172-176
OBE背景下党建引领的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课程思政司秋菊;张学茹;潘莉;常奕;李慧;赵欣;陈志强;张艳慧;177-180
高校党建工作与“立德树人”融合机制探析——以甘肃省高校为例赵巧琴;181-184
现阶段民办高校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研究雷晓斌;185-188
高校体育课程渗透思政教育的研究——以桂林理工大学为例陈方煜;189-192
网络直播融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研究郭欣欣;叶文亮;193-196
《智慧农业导刊》约稿函
2
喜报 《高教学刊》入选双一流·中文核心期刊
197